年糕

来源:河南新网 时间:2021-11-21 14:59:41 

  □ 月影

  小时候,物资缺乏,很多东西不能常吃,只吃过一次或几次便久久不忘。年糕就是其中之一。

  在儿时的记忆里,年糕又香又甜,只有过年才吃,是孩子们的美食,有年年长高之意,也寓意生活年年高。记不清吃过几次,只知道几十年也没吃过几次。

  小贩们卖的年糕已是半成品,长条形,到家切成长方形小砖块,在热油里炸过,外焦里嫩,甜而不腻,软而不粘。

  年糕少见,可能是因为原料难得,制作麻烦,先要把江米面、糯米面或黍米面蒸熟,再和成团发酵,适可而止,面开的太轻或太过都不好。买回家就得赶紧吃,不能久放。

  长大后,我又吃过一次,还是那么好吃,一直想着再吃。可总是遇不到卖的。走街串巷卖粽子的倒不少,摊车上小喇叭不停地播放,“黑米粽子,江米粽子,竹筒粽子”。吃着粽子,立马能想起屈原的故事。关于粽子的传说,作为传统文化,从娃娃就开始普及了。可年糕呢?这么多年,为啥一直很冷静,仿佛要绝迹了。

  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一座大桥,名字叫花桥。桥下流淌着滚滚的贾鲁河水,两岸风光秀美,成为小小中牟县城的景观河。

  上下班路上,匆匆忙忙。去时薄雾蒙蒙,行人车辆稀少,太阳还在海平面以下睡着,朝霞一点点挣脱出来,红光耀眼,看不清路。于是,我尽量在太阳出来前赶路。下班回来,又要迎着刺眼的晚霞,小心赶路。桥头正热闹,叫卖声不断,打烧饼的,卖水果的,卖菜的……有一天,我突然听出“年糕”两个字来,以后几乎每天都能听到,“黑米粽子,竹筒粽子,年糕”,“年糕”二字,好像只能在这儿听见,每次听见都会勾起我的食欲,还有我的回忆和回味。可我从没敢停留,因为天马上要黑了。

  终于忍不住,我决定趁星期天买点尝尝,谁知,那天气温骤降,狂风大作,桥头空荡荡的,没有了那熟悉的声音。婆婆说,可能天冷,年糕发不开吧?

  年糕,年年高,仿佛只是孩子们的专利,人到中年、老年,总想尝尝那儿时的滋味。

  据说,年糕源于吴国,在吴国大夫伍子胥死后,越国趁机伐吴,吴国百姓饥饿难忍,于是暗中拆城墙挖地,却发现城基是用糯米所制成,然后百姓们便用糯米砖石制成食物,渡过了难关,而它就是早期的年糕,后来为了感谢伍子胥,每逢过年人们都要制做年糕来祭祀伍子胥。

  听老人们讲,以前过年都会吃年糕。每家都会种一块黍,磨成面,蒸成黄面窝窝,搓成条,再剁成骨碌,埋进麸里发酵。然后切成片,在油锅里炸一下,出锅即可食。善良的村民们常用它当礼物相互赠送,谁家没有就送人家几骨碌,也常招待客人。

  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市场经济时代,为追求经济效益,很多谷物杂粮都没人种了。不知从何时起,谷黍都看不到了,但小米还很常见。从我记事起,只见过谷却从未见过黍。年糕自然非常少见,一个县城难得有两三家叫卖的,还都是小本生意,街头小贩。

  黍米又叫稷米、糯粟、糜子米等,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它是中国小杂粮的一种,也是五谷之一。它的形状为圆球形或椭圆形,颗粒大于小米,颜色有白色、黄色和褐色,性粘或不粘。黍米在我国华北、西北多有栽培,可以磨成面粉,再制成油炸年糕。

  年糕已成我们这里的稀有之物,为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真希望经常能吃上年糕,年年高,像饺子、粽子一样随处可见,不光节日吃,平时也能吃。

  等天气转晴,我一定停下脚步,买年糕吃,更要让孩子们也记住年糕的味道。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河南新网 Copygight © 2021 henanxin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20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