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的崇敬 □郭斌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2022-07-27 07:56:47 

  八一建军节前夕,《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亲历者口述战争》一书,再度引发读者关注。它曾荣登“豫版好书”2021年度优秀图书榜首,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从选题策划到编辑出版,透过字里行间,我常为书中英雄人物的壮举感动泪目;视频影像中熟悉的画面,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现定格、令人回味。

  我在思考,林林总总的“豫版好书”参评作品中,《亲历者口述战争》(简称)一书何以脱颖而出?特别在浅阅读、快阅读、网络式阅读风潮盛行的当下,一本看似并不“讨巧”的革命题材读物,何以能赢得广泛认可?答案很简单,这是新时代对出版主旋律的呼唤,是对先烈英雄的深切缅怀和尊崇。

  该书作者是河南省军区韩申国大校,他说作品的创作,缘于2018年5月启动的“亲历者口述战争”系列节目的访谈拍摄工作。他和采访组历时近9个月,行程两万余公里,足迹踏遍中原大地,采访了34位参加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接受采访时,34位老战士已至耄耋之年,他们虽华发苍颜,多人重伤未愈,岁月在脸上雕琢出道道沟壑,战火在身上烙下累累伤痕,却丝毫涂抹不掉老兵身上散发出的无声荣光。

  纵观中国近代百年,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痛感“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民族命运,亡国灭种的国恨家仇,无数先烈或折笔取义,或舍身从戎,扛起钢枪,走向战场。他们起身于苦寒、建功于霜野、决胜于危难,折断了日寇的尖刀,打败了蒋家王朝,平息了鸭绿江边的战火。书中收录的34位老战士中,有电影《平原游击队》中主人公李向阳的原型、原北疆军区司令员郭兴,有电影《上甘岭》中钢八连连长张忠发的原型张计发,有2021年“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占山等等。

  这些老兵为祖国、为人民以命相搏的血性,用生命和鲜血写就的战斗经历,气壮山河,令人动容。走过战场硝烟的他们,早已看淡了生死。93岁的“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占山,谈到自己“死过一回又活过来”的侥幸,说得风轻云淡:“1953年7月18日拂晓,我在朝鲜战场金城战役阵地血战4天4夜,被误认为牺牲了,送到停尸房。是军医把胸口还有一丝热气的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说你命真大,身上38个窟窿还能活下来!”

  拨开历史烟云,重温红色篇章,聆听深情讲述,耳畔风雷激荡。老兵张计发毅然决然地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上甘岭一线坑道阵地上整整坚守24天。65年后接受采访时,多处重伤未愈的张计发仍清醒地回忆起上甘岭战斗的惨烈:“机关枪的枪筒子被灼热的子弹打红了,耳朵几乎被震聋,阵地上军号声、呐喊声连成一片……”“人在阵地在,决不后退一步!”这些娓娓道来的战争经历和浴血荣光的红色故事,组合在一起,就是一部浓缩的我党我军的革命史、奋斗史和强军史。

  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富足强盛,也没有理所当然的安逸幸福。国之英者,时之楷模。无数先烈前辈为救亡图存、为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披荆斩棘,前赴后继。“每思祖国金汤固,常忆英雄铁甲寒”。这些舍身投戎的老兵,是在国家危难时毅然走向战场的普通一员,这是“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爱国之情,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强国之志,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报国之行。他们的经历,也折射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砥砺之路、强大之路、复兴之路。

  岁月长河里,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仰望这些身处夕阳晚照中的英雄们,目送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受先辈惠泽的后人,应掬一捧热泪,并深深地向他们致以崇高的礼赞。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河南新网 Copygight © 2021 henanxin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20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