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硪号子:黄河文化的一朵奇葩

来源:河南新网 时间:2021-10-08 07:30:13 

  01

  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大约十来岁的时候,跟随大舅去六堡二姨家串亲戚。过了万滩,爬上一个长长的土坡,隔着茂密的柳林,听到一种奇怪而宏大的响声。大舅说,听,这是黄河的浪涛声,我们现在就站在黄河大堤上,那柳树林下边就是黄河。

  哎呀,我站在了黄河大堤,我来到了黄河!当时我真说不出是什么样的心情,反正不是一个“激动”可以形容和概括的。

  舅舅说,黄河是我国的第二条大河,只比长江小。往下还讲了一大堆,内容都与黄河有关吧,现在可都记不清楚了。我当时想,大舅懂的可真多啊,比我学校的老师们懂的还多。此时我还没有上地理课,关于黄河的知识一片空白。只是听父亲说,他给生产队往黄河上拉石头,来回一趟得好几天,一直觉得黄河远得象在天边一样。谁知道,我今天竟跟着大舅来到了黄河边,走到了黄河堤上。

  歇了一会儿,我们顺着大堤往东,不知又走了多远,见堤边有几处人声震动,他们十来个人一组,用绳子拉着石墩样的东西来回上下,震得地上发出“忽吞—“忽吞”的响声,还伴随着他们呼出的号歌:“这边鼓,那边锣,我们河工治黄河……拉起我们的夯呦,嗨嗨那个嗨嗨”!

  我从未见过这阵势,禁不住想停下来观看。舅舅说,这是打夯,加固黄河大堤的。我就记住了黄河大堤上打夯的场面了。

  多少年后,我从报纸和电视上得知,我早年看到的,黄河上这种打夯的劳动方式叫又叫打硪,劳动者随时发出的歌声叫打硪号子。硪,念我,第四声。我们中牟的“黄河打硪号子”,竟是一种世上稀有的文化形式!

  02

  打硪号子,在中牟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传说源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黄河在中牟杨桥决口,朝廷派大学士刘统勋会同协办大学士兆惠等人,到此督办复堵河口。他们以工代赈,广泛发动当地民工参与堵口固堤,在黄河大堤打硪。劳动期间,为了步调一致,减轻疲劳,提高干劲,民工们渐渐创作发明了这种边劳作边喊号子的方式,并不断在沿黄一带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中牟黄河复堤,最多时曾上过120盘石硪,绵延数里。夯打起来,号声、硪声混成一片,热火朝天,场面极为壮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前,除了打堤以外,这一带老百姓盖房,也慢慢普遍用硪打夯。上世纪60年代末,随着机械化程度普遍提高,黄河大堤不再需要人工打硪,大量的青石硪被闲置,黄河号子渐渐消失了。如今,在沿黄一带农村,除了60多岁以上的老人,多少还会记得,年轻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打硪,更别说什么是打硪号子了!

  打硪号子文化传承人,80多岁的闫西禄,三代河工世家,从他爷爷清末在黄河大堤上打硪开始,到解放后他父子二人在中牟黄河段(河务局)工作,亲身经历打硪,对打硪号子这种民歌艺术形式十分熟悉。他能够清楚地说明“中牟黄河打硪号子”的地域特色:“无伴奏,集体合唱;随劳动节奏,基本无变化;音节缓慢,有时有一人起头,众人接唱;有时硪与硪之间相互交流,一问一答;号子一般都不长,且以语气助词为主,内容、曲调比较简单,音域一般不超过十度,基本为民族五声调式,较多为宫调式、徵调式,具有清新、明亮、有力的大调色彩……,在塑造音乐形象、加强歌曲表现力方面,倚音、颤音和下滑音的使用,使其民歌风味更加浓厚”。

  能够这样说,就很有专业的味道了!

  03

  其实,“打硪号子”这种艺术形式,历史上早有记载。据《宋史.河渠志》载:“凡用丁夫数百或千人,杂唱齐挽,积置于卑薄之处,谓之埽岸”。这种“杂唱”,就是“号子”。因为在做堤埽时,劳动人数动辄数百上千人,“杂唱”时必须“齐挽”,才能步调一致,起到凝心聚力,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

  治河施工多属重体力劳动,极易疲劳,打硪的时候,号子就像戏剧中的锣鼓,能鼓舞士气,催人奋进,以至乐此不疲,这大概就是这种劳动号子受人喜爱,得以流传的原因吧。

  有研究者指出,中牟“黄河打硪号子”的发现与面世,是非常值得珍视的,它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填补了以往人们认为的黄河无号子的空白;二是在世界河流文化史上,一般都是船工号子而无其它劳动号子。中牟黄河打硪号子的出现,填补了世界河流文化的一项空白,是绝无仅有的。它不但具有十分重要的民间音乐价值、文化价值、民族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还具有世界性意义!

  中牟县雁鸣湖镇太平庄,有一支“黄河号子打硪队”,参加了2016年9月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民歌大赛,选定独唱和重唱两种节目参赛。独唱曲目就是由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闫西禄演唱的《桩号》《钉缸号》《号两》,重唱则是由闫西禄和鲁玉岐等八人组成的重唱队,演唱了《宣圈号》《二八号》等节目。他们的演唱震撼了赛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目前,“中牟黄河打硪号子”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牟黄河打硪号子,中国黄河文化的一朵耀眼的奇葩,越来越正在引起文化艺术界和世人的瞩目也一定会随着进一步的挖掘、抢救,整理和传播,展示出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娄继周,河南中牟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法院系统作家协会副主席。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诗歌、杂文、随笔、历史名人传记600余篇,近200万字。出版散文集《无花果》、《风华风骚风流》、《文心雕虫》、《慕东堂随笔》,出版诗集《中牟古诗选》,出版历史人物专著《神笔张林宗》并获郑州市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文学奖等。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河南新网 Copygight © 2021 henanxin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20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