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题(乡愁)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2021-10-22 09:17:16 

  □张丙辰

  苏州大学的陈安教授打来电话,“十一”黄金周,他和几个退休的美术教师要来太行山写生。

  陈教授10年前来过焦作,对气势壮阔的南太行风景赞不绝口。这次他明确提出一个要求:选择原生态老山村住几天,完成一个参赛的美术创作。他特别强调了原生态的标准:疙里疙瘩的石路,片石干垒的石房,青烟袅袅的屋顶,坡陡路窄的曲巷。

  不就找个偏僻落后的地方嘛!我满口答应。太行山下有几个我熟识的山村,古木荒径,深山远钟,山道弯弯,层峦闭锁,山谷间留存着古老烟火气,完全能满足江南艺术家的探幽愿望。

  我马上拿起电话,和县里一位分管农村工作的朋友联系。“寒酸,土气,穷一点,村子不能太洋气!”我把标准说得更直白通俗。

  朋友哈哈大笑,他说,这个任务恐难完成。10年前那些破旧村落现在已面貌大变,村容村貌早不是当年模样了。他诚恳地说,干吗非要找落后地方呢?现在的山村漂亮得很,随便找一个就很有看头。但要按我提出的标准,这样的山村现在找不到了。

  出师不利,我有点沮丧。陈安教授是个执着的艺术家,他按创作需要提出了贫寒和古旧的要求,我当然不能为他挑选一个花团锦簇的山村。

  我忽然想到有个学生在焦作市旅游部门任职,他老家正好在太行山区。南太行横跨几个县市区,吃烧饼总会掉几粒芝麻!按照这一逻辑推论,我确信在广袤山区必定能找到一个贫困“遗存”。学生爽快答应了,他说有个山村的脱贫项目正实施,需要分期建设,当下还保留着一些破旧房子和崎岖街巷,且规模不小。他发来一张电子地图,让我按图索骥,直接去这个山村实地查勘。

  20多公里路程很快到了,我在村口下车。一棵树冠巨大的白鹤松被石栏围着,树身上挂着铭牌,标注了树的身高、胸围和年龄。村内街道笔直宽阔,是清一色柏油路。路两边行道树是大叶女贞,像是春天刚栽的,都用三叉树架固定着。村口矗立着一块宣传牌子,上面公示着包村县乡领导名单和脱贫项目名称。我大致看了一下,有乡村道路、水源建设、电讯网络、村街规划、特色农业、卫生改厕等等一系列项目。村口道路分叉处,机声隆隆,挖掘机和铲车的巨齿啃啮着坚硬的山地,一点一点顽强推进。

  牌子后边山坡上,散乱矗立着一批苍色简陋的老屋,秋日阳光下反射出石头的光泽。那就是我期待的“落后遗存”了。

  一阵摩托车声由远及近,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来村口迎接我们。他领着我沿鹅卵石铺成的蜿蜒小径,来到村西制高点。这是全村第一个精准扶贫项目,投资1300多万元,打了一眼深水井,建成了净化水池,铺设了供水管网,直通到各家各户。2021年元旦开始供水,改写了祖祖辈辈靠下雨吃水的历史。

  我扫视着这片蓄水设施,它周围用绿色金属护网围起来,蓝色铁皮瓦把巨大的池口封闭得严丝合缝。围栏外蒹葭苍苍,在暮秋轻风中摇曳。前边的泵房均匀的机器声似有若无,通过地下管网,泵房把甘泉送向千家万户。路边小树上系满了红丝带,随风飘舞,一派喜气,这是项目供水庆典时村民系上去的。我顺手摘下一条,写着“饮水当思其源,脱贫不忘党恩”!

  村支书兴致很高,滔滔不绝讲述着几年来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又要带我去参观特色农业园区。我只好停下讲明来意:此行目的,是要寻找一个比较破旧落后的山村,供艺术家采风创作。

  村支书一言不发,我看出了他强忍的郁怒和不满。很明显,他有种错付春心的受骗感觉,大概是因为我的年龄偏大而不便发作。

  尴尬之际,我的学生开车到了。村支书连珠炮般诘问他:“我这个村算是落后村?你怎么想的?”他扳着指头,一五一十开始说起村中情况,我那个能说会道的学生根本插不上嘴。

  “你该去哪村去哪村,我这也不稀罕你!”耿直的村支书跨上摩托,一骑绝尘,也不回村,直接拐上大路向山外驰去。

  学生很沮丧,我也有点泄气。为寻找符合创作主题的穷困山村,惹恼了支书,带累了学生。这个结局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很清楚,若干年前,哪个乡村能戴上“贫困”帽子,是能带来很多好处的!那时大家对“贫困”村的名头是趋之若鹜的。

  正在这时,一辆越野车在我身边停下。日报社摄影部赵主任来了。听了我的遭遇,他笑得前仰后合,说我肯定误解了艺术家的意思,写生创作的原生态,不是指生活条件穷困寒酸,而是指生态环境的原汁原味。他自告奋勇,要带我去看一个理想的地方。

  跟着赵主任的车七拐八拐,来到运粮河边的桃园村。村口一棵千年古槐,枝柯相交,浓荫蔽日,数辆农用机动车在槐树下集结,车厢里装满新鲜蔬菜,顶花带刺的黄瓜,油光锃亮的紫茄,扎成小把的嫰绿青菜。最多的是西红柿,珠圆玉润,似乎还沾着田野秋露。桃园村是师范学院定点扶贫村,包村的师院干部我认识,他热情地为我介绍,此地西红柿是无公害绿色食品,他们助力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已在市区建立了销售渠道,实现了产销衔接。

  桃园村支书了解了我的来意,十分高兴。他说,在师院老师帮助下,通过规整、合并、迁移,村里合理解决了村民的旧居权益问题,把桃园的古村落尽可能完整保留了下来。古巷深深,曲折蜿蜒。依托各具特色的石屋、石巷、石门,打造了一处绝佳的古村落景观。

  我用手机拍了几幅古村落照片,发给了陈安教授。心里却一直打鼓,一种没完成任务的自责挥之不去。但我已尽力了。我深切地感到:山村巨变,超出想象,精准扶贫带来的变化翻天覆地。再要找那些偏僻落后的旧居陋巷,实在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河南新网 Copygight © 2021 henanxin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20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