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洧川镇:整合文化八方力 绽放文旅“百花艳”

来源:河南新网 时间:2025-04-28 16:16:23 

  “咱镇开展这‘不夜城’文艺汇演,为观众和游客带来了绝美的视觉盛宴,让大家如置身于一幅动态的千年名城画卷之中……”4月26日,在郑州航空港区洧川镇“不夜城”演出现场,该镇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何建民深有感触。

  去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区洧川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当地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阵地为载体,以文化活动为抓手,以文化服务为核心,整合文化“八方力”,绽放文旅“百花艳”,让文化之光映照文旅融合发展进程和群众美好生活。

  注入“源动力”。该镇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依托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优势,充分发挥镇综合文化站和37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作用,让文化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使这里的文化活动犹如朵朵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光彩,形成了“姹紫嫣红满眼春”的美景,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为助推文旅融合和文明实践夯实了基础。

  厚植“凝聚力”。“画上彩妆是演员,彩妆去掉是农民,干完农活去演出”。该镇文化合作总社5名副社长、37名区文化干部和20余名文化社长(队长),成为文化活动的“排头兵”,带领文艺队伍在舞台上或高亢激昂,或低吟浅唱,其动作自如,表情到位。“为丰富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多办些实事、好事,感到十分开心与欣慰。”该镇宋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宋建军高兴地说。

  提高“竞争力”。该镇以文化活动、文化投资、全面阅读等10余项工作采取“积分制”,用“分数”对社区和文化干部进行定量考核,以加分和扣分后的总成绩进行评优表先,定期公布积分位次排序,全面提高了文化工作的“竞争力”,让文化强镇的“种子”在古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加油站”,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跑出“加速度”。

  激发“向心力”。“近期咱镇为13个先进单位、52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调动了大家搞好宣传文化工作的积极性。”该镇文化干部赵卫锋说。按照绩效考核成绩,为先进单位、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激发了他们的“向心力”和成就感,促使能者更能、庸者自追,建立起了良性的、有序的竞争机制,让社区之间相互借鉴和学习,形成了明争暗赛、比学赶超的竞争态势。

  汇聚“保障力”。时下,每当暮色渐浓,在该镇不同社区的文化广场上欢快的音乐声即刻响起,文艺队员们利用新音响翩翩起舞;在“不夜城”文艺汇演现场,来自不同社区演员身着新购置的服装进行节目表演……。在实际工作中,该镇多方汇聚资金用于文艺演出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活动投资。去年以来,全镇用于文艺节目演出的资金达50余万元。

  提升“服务力”。“居民演、居民看、居民乐”。该镇由社区500余居民组成的近20个文化合作社,先后排练100余个贴近群众的文艺节目,如舞蹈、戏曲、小品、肘搁、舞狮等,通过“不夜城”及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分享视听“文化大餐”,年均演出300余场次,观众达20余万人次,提高了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文化需求。

  增强“战斗力”。“用戏曲展现传统、用歌声凝聚力量、用舞姿传递真情。”该镇以文化站为枢纽,以文化建社、文化塑社、文化培社为思路,让一个个文化合作社“建起来”、一张张文化名片“亮起来”,全力打造有内涵、有特色的20余个社区文化合作社,让一个个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成为当地群众文化娱乐和艺术培训的阵地,形成了由“点上发力”到“多面开花”的新局面。

  激发“驱动力”。该镇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土壤上“深耕细作”,通过“文化+旅游”要素,将20项非遗产业项目融入文艺演出节目内容之中,让文化活动成为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让千年古镇文脉历久弥新,凸显文旅产业新效益,仅省级非遗豆腐产业项目年产值达6000余万元,吸引省内外数以万计的游客到此览名胜、逛古城、赶大集、游景区、品美食、看演艺、听传说。

  “围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让群众真正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描绘出精彩的群众文化新画卷,精心‘烹饪’文化‘大餐’,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步伐,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该镇党委书记孔凡彪表示。(王水田 李长亮 朱琪哲)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河南新网 Copygight © 2021 henanxin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20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