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消费金融:破解套路抵制诱惑,老年人更应防范电信诈骗

来源:河南新网 时间:2023-08-15 11:47:20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全国人口18.7%。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大多数老年人在子女的帮助下开始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老龄消费市场也迎来了蓬勃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诈骗分子开始将目光投向老年群体以及养老领域,让人防不胜防。

  根据相关数据表明,近几年全国电信诈骗平均每年损失100亿元,其中受骗者多为老年人,而大部分诈骗手法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受害者的财产难以在短期内追回。因此,只有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慧眼识破行骗手段,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作为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原消费金融积极开展各类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也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诈骗套路以及防范提示,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们都能提高警惕!

  套路一:以“健康养生”为噱头推销“三无”保健品

  诈骗分子往往瞄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前期通过各种手段了解老人的需求和身体健康状况,通过赠送米、面、鸡蛋等小礼品,陪伴聊天解闷等方式先取得老年人的信任,随后开始推荐各类保健产品,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夸大“保健品”的功效,促使老年人购买“三无”保健品从而实施诈骗。

  套路二:打着“高收益”幌子的虚假投资理财

  在虚假高利投资理财类诈骗中,骗子首先会通过聊天的方式获取好感,然后伪装成所谓的“投资导师”,发布一些看起来比较专业的投资资讯,逐步骗取信任。除此之外,骗子还会在群里安排一些“托儿”,伪装成跃跃欲试想投资的“网友”。在投资人初次投资时,骗子往往会让投资人获得一定的收益,比如投入1000块钱就能收到200块钱的高额收益,当投资人尝到甜头,从而放松警惕加大投入后,诈骗分子携款潜逃。

  套路三:打着“亲情牌”实施诈骗,用“权威”诱导上当

  打着熟人的幌子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此类诈骗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一般骗子会冒充许久未联系的亲戚、朋友,以打电话、发短信,或通过微信、QQ的方式取得联系,声称自己遇到了紧急状况急需用钱,并发来一些伪造的图片、语音等营造紧张气氛。遇到这种情况,很多老年人来不及核实信息真伪,情急之下就会放松警惕进行转账操作,从而上当受骗。此外,伪造相关证件和文件,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案例也层出不穷,需重点关注。

  套路四:瞄准老年人养老刚需实施的骗局

  诈骗分子通常以投资“养老项目”名义吸收资金,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项目名义,承诺高额回报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或以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等方式销售养老公寓、养老山庄;或以入住老年公寓后给予优惠打折、不入住给予高于银行利息分红的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面对层出不穷的养老诈骗类型,中原消费金融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学习各类金融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到个人信息“不留名”,陌生境外电话“不接听”,线下免费养生旅游活动“不参加”,高额回报“不动心”,未经充分核实“不支付”,报警举报“不拖延”,以此提升反诈防骗能力。

  预防和打击养老诈骗犯罪,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中原消费金融也在此提醒,家庭成员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老年人给予关爱和包容,在老年人询问求助时,要耐心解答、悉心开导;如果老年人已经上当受骗,也不要指责埋怨,要尽可能给予关怀理解,不要让受害老年人受到二次伤害,同时通过正规渠道积极寻求帮助,尽力挽回损失。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河南新网 Copygight © 2021 henanxin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20832号